黔東南新聞網訊 農家少閑月,秋冬不得閑。10月23日,在平秋鎮橋問、魁膽、石引等村田間地頭黨旗飄揚、人頭攢動,60余名黨員干部群眾搶抓農時,擼起袖子、揮舞鋤頭在田間地頭辛勤的除草、整土、拉溝、蓋膜,好一副田園耕作圖。
“還好有黨委政府帶頭干,我們才有了方向。我們這地方太高了,往年冬天,農田基本荒著。現在以石引村級合作社帶動發展,他們有多年的種植蔬菜經驗,今年我們也試試。”橋問村黨支部書記吳德榮對高山秋冬產業樹立了信心。
在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拔寨的最后關頭,進入鄉村振興的關鍵階段。錦屏縣平秋鎮黨委政府緊緊牢牢把握農業生產“八要素”,因地制宜在產業發展上全面調研思考與認真謀劃。發展高山冷涼蔬菜、錐栗種植、刺繡、鄉村旅游、稻田養魚成了當地黨委政府在推動農村發展、農民致富上的“長短結合”的主導產業。
“平秋鎮氣候冷濕度大,適宜種植冷涼蔬菜,通過市場考察和實際,今年秋冬我們發展種植包菜,我們合作社愿意帶動全鎮各村發展,村級合作社可以集體種,農戶可以分散種,今年秋冬計劃種植300畝,菜苗、肥料我們合作社提供,訂單包銷。我們還要購買農業保險,群眾承擔風險小。”石引村黨支部書記龍道恒對蔬菜種植收獲了一定的經驗。
“今年的秋冬種我們繼續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方式,以村黨支部書記為領頭雁、幫扶單位對口幫扶,積極引導貧困戶、在家群眾參與發展,拓寬農民秋冬季節增收路子。把大家都動員起來,閑田都用起來,爭取把群眾今年因疫情和因災的損失補回來!”鎮黨委書記文才權介紹說。
連日來,錦屏縣平秋鎮黨委政府黨政主要領導分片包村深入田間地頭帶頭苦干實干,要求各村要切實抓好秋冬種農業生產工作,將責任壓實到戶到人,確保應種盡種,以群眾實實在在看得見的產業、摸得到的成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據悉,該鎮秋后已種植蘿卜白菜超過300畝、大蒜20畝、綠肥200畝、冬閑田養魚180畝,秋冬種工作正火熱推進中,平秋鎮將進一步推進農田變“閑”為“寶”,激發產業新活力。
“菜苗肥料都是政府送,還幫忙賣出去,我還有些閑散土地,我抓緊時間把土整好,你們發苗來我馬上栽。”橋問村貧困戶劉開慶對秋冬種植工作激發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