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新聞網訊 近日,為深入推進自然教育,雷公山保護區管理局認真謀劃,精心設計,投入近萬元,打造雷公山自然教育精品科普宣傳路線,目前已竣工投入使用。
據悉,2019年11月,雷公山保護區被授予“第二批自然教育學習(基地)”后,雷公山保護區管理局及時啟動雷公山自然教育線路建設。該自然教育科普宣傳線路的設計,充分利用苗嶺主峰雷公山頂至山腰現有森林步道、兩旁的珍稀植物,精心制作標注每種植物的科名、種名及拉丁學名,形狀精美的宣傳牌,并將每一種植物的詳細介紹利用新技術手段制成二維碼,生成專屬“身份證”。游客只要通過微信掃一掃,即可獲取每一種植物的詳細介紹,不僅增加了自然教育的科普性、趣味性,同時也提高了游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讓游客在動手的同時獲取自然知識,增強生態保護意識,教育引導他們自覺加入到生態保護中去。
據了解,該條自然教育科普宣傳路線共計5公里長,對沿途的50多種植物進行了掛牌,累計懸掛120余塊科普宣傳牌。加上現有設施,該條自然教育科普宣傳路線是集植物科普、休閑游憩、自然觀光、自然體驗、野外觀鳥、科普宣傳為一體的多功能系統的自然教育路徑,為雷公山保護區開展自然教育打牢了扎實的基礎。